可视化对支气管镜临床教学的意义

2020-07-06

近年来,支气管镜技术作为常规操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支气管镜技术操作要求快、准、稳,但是仅仅凭借医生的经验去操作,已不能满足当下医学发展的需要,现代医学的重要发现就是微创和可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超声技术的发展,可视化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教学和临床工作中,使得教师在支气管镜应用的授课时不是仅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手感,而是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更加精准的将操作技巧传递给学员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技术更新也越来越快,参与操作的医师也越来越多,与之相应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因此,严格的内镜医师培训制度、准入制度势在必行。可视化的教学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操作的技巧,学习积极性高,操作成功率高,与教师互动良好。目前临床应用的可视化工具包括可视喉镜、床旁可视化支气管镜、床旁超声等。其中,医学领域普遍认为,可视化支气管镜技术操作的规范化和教学训练应先在模拟人进行,在技术娴熟以后才可过度至病患身上。

可视化对支气管镜临床教学的意义


可视化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

可视化支气管镜是临床上用于困难气道处理的常见工具,其临床应用能够为医生提供可视性,能让气管插管操作更好地依据患者的气道实际情况完成,降低插管困难患者的插管操作难度,对促使气管插管效果提升有很大帮助。根据临床实践,对于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麻醉学,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要求,其中尤其是在传统喉镜暴露口腔空间局限性较大,且患者忍受缺氧状态时间较短等情况下,气管插管的操作难以顺利完成,并且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清楚地观察到会厌和声门的具体情况,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气管插管操作的认知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促使其实际操作水平提升。而可视化支气管镜的使用不仅能为教学提供可视化环境,还能让学生更好地观察教师的操作情况,对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提升均有很大帮助。

可视化对支气管镜临床教学的意义


综上所述,可视化支气管镜在气道管理和可视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使教学效果提升,并让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本文采用图片及素材多数来源于网络,如有不慎侵权,请与作者联系。

参考资料

[1] 谭毅,熊威威,梁萌.纤维支气管镜在气道管理和可视化教学中的运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2)174+190

[2] 王竹,于品仙,梁欣,等,纤支镜定位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老年患者肺部手术麻醉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7):100-101

[3] 韩传宝,周钦海,高梅,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可视化气管插管麻教学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05)14-145

[4] 阿丽姆·阿尤甫,杨思敏,刘晓青,等改良口咽通气管在

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实用医学亲志,30(04):588-590.

[5]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Z].国卫科教发201356号)

[6] 谢显龙.可视化技术及互相学习模式在重症医学科纤维支气管镜教学中的应用[1.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4):9

[7] 薛芊.急诊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15):191-193.

[8] 饶竹青,顾凯可视化在麻醉实习教学中的体会[.教育教学论坛,2018,3(12):227-28,编辑:陈新东)


 编辑/赤赤

 排版/小肖

 审核/夏立





















返回列表